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故事,若我說院友的故事能夠因為我們的工作而變得動聽,這是否過於跨張、過於浪漫化、還是確實可以做到?
有一次前往醫院探病,院友病情嚴重,愁眉深鎖。與病榻上的她談及往事,我問到婆婆當年少女時期被追求的情況,聽著婆婆娓娓道來,說來神采飛揚,原先的倦容與愁懷頓時一掃而空,臉上更重現燦爛的笑容。
古代一位哲人曾說:『你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,因為流向你的水永遠是不同的水,而第二次踏進河流的你也不是過去的你。』 人生的經歷就如流水般不斷沖逝而去,但不爭的事實,就是那些歲月是真實出現過,亦是獨一無二的。
對於往事,每人都有不同的態度,有人喜歡緬懷、有人認為是浪費時間。尤其是活在今天這個講求速度與嶄新的世界,這刻有高清電視,下一刻已有立體電視,要應付目前還勉強可以,要花時間懷緬「舊事」,或許已是奢侈的事。然而,人生回顧在很多關於晚晴照顧服務的規劃中,都受到重視和肯定,我們的院舍也早就有為院友做人生回顧。 「值得嗎?」活在這「有前無後」的世界中,作為照顧者,我們自問在心底裡有否這樣的質疑。
人生回顧是涉及生命的分享,我們的態度主宰著它的效果,所以先要問值得與否的問題。而所謂效果,並非只限於能夠為院友寫成一本生命紀錄冊,因為這樣容易忽略在過程中的「發掘、分享、肯定」,這是我認為生命可以因您而動聽的元素。
在過程中,我們要耐心及敏銳地協助院友回顧那些對他/她有意義的前塵往事,要發掘是因為有時連他們自己也忘記了或者他們的記憶力已有限制,而且還要有興趣去問、去聽,亦會用心去回應。一切要出自真誠,這種源自對生命欣賞的互動,對院友來說,是對其人生的一種肯定與欣賞,亦因為如此,其實不用過於拘泥故事的完整性,那怕只是一些片段,只要院友和我們都享受其中已經足夠。